现代人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足部问题,像扁平足,高足弓,拇趾外翻,还有真菌感染导致的脚癣、脚臭等。

刚开始只是穿鞋看起来没那么好看,时间久了,还会造成足部疼痛。如果不理会,对我们正常生活造成的危害便越大。

比如拇趾外翻(简称拇外翻)


了解拇外翻

拇外翻是指大拇趾(第一个脚趾头)向脚外侧过度偏斜移位,经过一段时间后,大脚趾的根部会将位于其正后方的第一跖骨向外推,结果形成大脚趾骨头隆起(畸形)的现象。

大脚趾骨头隆起会导致组织和神经压迫,引起疼痛,走路时更是难以忍受的疼痛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拇外翻还是比较常见的,而且女性居多。因为女性较多长时间穿高跟鞋和尖头鞋。

拇外翻除了先天性的遗传因素和结构异常,后天性大多是由于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等引起的。

当鞋容纳足趾的前面部分较窄时,通常还会形成鸡眼,并引起第一跖骨头内侧隆起于皮肤表面的滑囊增生,即拇囊炎。

拇外翻有不同的程度,前期还可以通过训练来帮助调整和纠正,严重的拇外翻还是需要通过医疗手段治疗。

拇外翻可分为四个阶段,如果你有拇外翻,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处于哪个阶段:

可逆阶段: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,虽然影响美观,但一般不存在疼痛感,脚掌有轻微脚茧,不会直接影响行走,但如穿高跟鞋时间较长则会引起疼痛。

挛缩阶段:大拇趾外翻10~20度,关节及韧带有炎症,第1、2脚趾挤压明显,脚掌明显变宽,足底脚茧明显,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。

严重阶段:大拇趾外翻20~40度,脚趾重叠,横弓塌陷,一般会出现鸡眼、脚垫、扁平足、后跟疼痛等,双脚受力难以平衡,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。

畸形阶段: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,脚趾使命结束,拇趾严重重叠,脚趾不受力,足弓塌陷,难以行走,脚掌直接承受脚趾部分压力,足底有老茧,双足严重错误负力,各关节难以协调运作,导致人体负力线改变(如下图),引起膝关节炎症、腰酸背痛等症状。

注意:早期拇外翻应尽早训练纠正;如果拇指外翻已经进入严重阶段和畸形阶段,影响到日常走路,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,避免产生更多的病痛。

如何

调整纠正拇外翻?

在瑜伽的练习中,根基尤为重要,而且老师讲过,平衡体式的稳定离不开大脚趾的做功,如果足部发生了问题,就很难做到“脚根基稳定”、“脚掌踩实”等。

所以关于拇外翻,我们一些视频课程中,老师们也给出了一些调整纠正的方法和预防的练习。

和大家分享其中几个小练习。

● 脚踩木棍或按摩球

将木棍或按摩球放在前脚掌下方,用脚往下踩的力量去按压来回滚动5分钟,这样可以松解足底肌肉和筋膜。

老师推荐球类可以用高尔夫球。高尔夫球比较硬,独特的表面肌理带来更有效的接触面。

● 脚趾抓毛巾 

脚趾抓毛巾,可以强化拇趾屈肌,在练习时,每次抓时用脚趾发力,练习3~5组,每组15次。

● 脚趾做石头剪刀布

用脚趾发力比划出剪刀石头布,每个保持几秒换,重复练习几组。这样可以锻炼拇趾周边的肌肉,比如拇长伸肌以及拇外展肌和拇长、短屈肌。

● 按摩大拇趾和第二脚趾区域

拇外翻会压缩这个区域,造成疼痛。经常按摩这个区域(脚背和脚底)可以缓解疼痛和阻止外翻。


这些练习都是与放松外展拇肌、内收拇肌以及脚底肌肉相关。

最关键的内收拇肌和外展拇肌,分别控制将拇趾往外翻和往内收回来。而脚底会因为拇外翻会变窄,肌肉收缩,骨骼就会受限,因此脚底肌肉也需要得到放松和扩展。

这样练习不仅能调整改善已经形成的拇外翻,还可以预防拇外翻。除了这几个小练习,瑜伽体式中其实有很多可以锻炼纠正的练习。

傅华&陶佩琦&张茜冰老师的『艾扬格瑜伽私教示范系列课』中就有一节完整的纠正拇外翻私教练习;


睿叔在『Guruji在总院的一堂课』也分享了如何预防和改善拇外翻。

而小方老师的『身体部位的针对性练习Ⅱ--大脚趾、肩胛骨、手肘、尾骨』则通过在不同体式里面训练大脚趾,让你在不同体式感受大脚趾是如何帮助伸展和做功的,也教授了如何借用辅具改善拇指外翻,又帮助建立根基,获得大脚趾的觉知。

总结一句话:只要用对方法,很多问题都能改善。

部分资料来源于医学百科